線蟲的神經迴路與決策行為


              想像一個日常的場景:清晨,剛甦醒的你,嗅到陣陣香氣,循著氣味走到餐廳,桌上是濃郁的咖啡與熱氣蒸騰的奶油吐司,你正在猶豫,是要先咬一口吐司,還是喝一杯咖啡,以開啟美好的一天。一個平凡的場景,充斥著各種選擇,我們總是不假思索得作出決定,然而這些決策,是如何在大腦裡形成,並回饋到行為上,一直是個受關注的問題,神經科學家們,熱衷於此已有數十年的時間。

進行決策(Decision-making)相關的眾多行為中,最簡單的層次稱為行為選擇(Behavioral choice),行為選擇是指在多個感知刺激下,選擇其一刺激,並以對應的行為作為反應。譬如說,生物感受到兩種氣味的刺激,決定選擇其一,並趨向氣味來源。神經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將行為選擇與腦中的神經迴路(Neuron circuit)作連結。先前的研究,主要專注在靈長類或其它小型哺乳類動物上,然而,獲得的突破有限,最主要的瓶頸在於相關聯的神經迴路數量龐大,難以確認是哪一個迴路主導行為選擇。相較於哺乳類與昆蟲,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行為選擇的研究上具有優勢。線蟲是個具備決策能力的微小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神經細胞(Neuron)數目只有302顆,重要的是,神經科學家已建立線蟲的神經迴路圖(Wiring diagram of the worm),並且透過基因技術,改變線蟲神經細胞的特性,讓辨識每一顆神經細胞對行為的影響得以實現。

研究線蟲的行為選擇,首先面對的問題,是該如何定義線蟲的行為?這個問題在線蟲早期的研究中一直是個困擾,因為我們無法精準地量化刺激,就無法透刺激類型來分類線蟲的行為。拜科技進步所賜,神經科學家透過微流控技術(microfluidics),得以製作精準的化學分子的濃度梯度,並觀察線蟲在模擬的環境中所展現的行為選擇,可歸納為四種:
(一) Go & non-go:
 化學分子刺激或頭尾的碰觸,觸發線蟲趨向或趨離刺激來源。
(二) Behavioral competition:
 同一種化學分子刺激,因關聯性條件(Associative conditioning)不同,驅使線   蟲產生兩種相反的行為,趨向或趨離化學分子來源。
(三) Stimulus competition:
 兩種不同的化學分子刺激,驅使線蟲趨向其中一種化學分子的來源。
(四) Stimulus and behavioral competition:
 兩種外在刺激所引發的兩種不同行為間的競爭。例如:依線蟲的偏好,可將外部刺激(化學分子、電擊、熱等等)分為喜好與厭惡兩種,當線蟲必須通過施予厭惡的刺激的區域,才能到達食物或喜好的氣味來源時,部份線蟲會忍受厭惡的刺激,而到達食物或喜好的氣味來源,但也有部份線蟲無法忍受厭惡的刺激而選擇避開。


        這四種不同的行為選擇,雖然背後邏輯截然不同,但是,不論是趨向行為或是趨離行為,本質上是由兩種不同動作組合而成,一是線蟲規律地擺動,並沿一特定方向前進,神經科學家稱之為蠕行(Runs)。二是線蟲讓身體大角度的彎曲,以改變原行進方向,神經科學家稱之為迴旋(pirouettes Turns)。只要能夠掌握兩種動作、外部刺激與神經細胞的關聯性,基本上就能夠掌握,線蟲的神經迴路應對環境刺激的機制。

        近十年,神經科學家仰賴活體的鈣離子影像法(Calcium imaging),建立外在刺激與神經細胞反應的關係。透過基因技術,從線蟲發育的過程中,調控神經細胞的特性,以確認行為與神經細胞的關係。由已知的神經細胞數據,可歸納出四類:
(一) Sensory neurons (大約21)
 細胞表面佈滿受體,能感知到氣味、離子濃度、溫度、氣體濃度與振動,細胞的膜電位與外在刺激強度變化有關,依反應不同,又可細分為兩類,一是當刺激強度增強時,膜電位上升,神經科學家稱之為On cell,反之,刺激強度減弱時,膜電位上升,神經科學家稱之為Off cell
(二) Sensory interneurons (大約38)
       接收來自Sensory neuronsHub neurons的刺激,Sensory interneurons的活性與線蟲的蠕行與迴旋有直接關係,依照與動作的關係可分為兩類Runs Turns,哪一類的神經細胞活性較高,就會驅使線蟲作出對應的動作,基本上是進行行為選擇的核心區域之一。
(三) Command interneurons (10)
 接接收來自Sensory interneurons的刺激並執行動作,部份神經細胞控制motor neurons使線蟲能夠直線前進(Runs),另一部份則控制motor neurons使線蟲能夠轉向(Turns)
(四) Excitatory motor neurons (51)
       控制線蟲身體側面的肌肉細胞,以作出擺動前進,或大角度彎曲轉向的動作。
       
        總結線蟲的行為與神經細胞特性的研究,神經科學家已能夠將線蟲的行為選擇與神經迴路相匹配,提出數個初步的模型,以解釋不同情境下的行為選擇。在一些卓越的研究中,更發現線蟲具有各種,已經證實與靈長類的學習(Learing)、回饋性的決策(Rewards in decision-making)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與神經調節物質(neuromodulators),若能更進一步解析這些物質對現有模型影響,勢必能為高等生物的行為選擇或學習行為的研究,帶來更大的啟發。

-

撰文者:蔡昇益

-

原始論文:
S Faumont, TH Lindsay and SR Lockery(2012) "Neuronal microcircuits for decision making in C. elegan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943881200084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