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選擇與神經系統(上) 線蟲的趨化性與定向
相信大家都曾有過一個經驗,不論家中寵物身在何處,當精致的甜點或熱食端上桌,牠們總能在屋內一番探索後爬上餐桌,企圖染指你精心準備的食物。當然,你的其它家庭成員也有相同能力,但行為上較為文明。於是讓你困擾也困惑的是:他們是如何知道氣味來自何處呢?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至少對哺乳類動物而言,這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機制,於是神經科學家轉身面向構造更為簡單的線蟲。
關於線蟲是如何知道氣味來自何處,早期研究認為是兩種機制運行的結果,一是氣味濃度的高低調控線蟲運動的速率,二是運動方向由濃度的梯度決定。你能夠將尋找氣味來源的過程想像成爬山,當你面向下坡路時,你會轉身面向上坡路,並沿著上坡路直到山頂。這是一個直覺而合理的解釋,但令人困惑的是:身形如此小的的線蟲,該如何量測濃度的梯度?
Jonathan T. Pierce-Shimomura、Thomas M. Morse 與Shawn R. Lockery,在培養皿上斟水,在中心處滴入特殊分子的水溶液,並量測全培養皿的水溶液濃度,建構出精細的濃度的空間分佈。在這個設定下觀察線蟲尋找氣味來源的過程,他們發現可將線蟲行為概分為兩種:一是長週期地擺動前進,稱為蠕行(Runs)。二是大角度擺動身體,改變行進方向,稱為迴旋(Pirouettes)。比對觀察結果與量測結果發現,線蟲在濃度隨時間增加的情況下,蠕行的機率顯著較高,但是當濃度隨時間下降,迴旋的機率反而較高,而且濃度的時變率越大,採取對應動作的機率越高。這說明線蟲並不是透過梯度的感知來決定行為模式,反而是因為感知的濃度隨時間變化而改變行動。他們的結果推翻早期研究對於定向方式的猜想,但仍然沒辦法解釋線蟲該如何定向,於是他們比對每次線蟲迴旋之後,運動方向與氣味來源的關聯性。觀察結果指出,每次頻繁地迴旋後,運動方向都會指向氣味來源,這代表線蟲確實透過迴旋來修正行進方向。
總結來說,Jonathan T. Pierce-Shimomura、Thomas M. Morse 與Shawn R. Lockery成功建構出線蟲的定向模式,牠們透過氣味濃度的時變率調控行為選擇的機率,一種行為使線蟲趨近氣味來源,而另一種行為則使線蟲修正方向,雖然行為選擇帶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卻是在小規模的神經系統內,有效率的定向模式。
-
撰文者:蔡昇益
-
原始論文:
Jonathan T. et al.(1999)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Pirouettes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hemotaxis"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19/21/955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