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蠅通過社會學習進行信息交流的神經迴路機制

趨利避害是生物適應環境和生存的本能之一,而將周圍環境信息傳遞給同伴是非常必要的。對於這樣的交流過程,在昆蟲之間則顯得尤為重要。日前,bioRxiv上刊登出Kacsoh等人所做的有關果蠅與同伴之間信息交流的模式,以及相關的神經迴路機制,則比較詳細且全面的說明了:昆蟲的同伴間信息交流可能不僅依賴於單一模式,而更可能是多個腦區、多個通道協作之後的結果。

在實驗中,Kacsoh等人將果蠅和黃蜂(一種寄生蜂種類,果蠅對黃蜂的恐懼是其生物本能)分別放置於一個相對密閉且中間透明分開的容器當中,果蠅可以看到容器另一邊黃蜂的存在,通過測量果蠅24小時之後的產蛋數量來統計其對黃蜂的恐懼指數。實驗結果表明,相對於另一邊沒有黃蜂的果蠅組,其意識到黃蜂存在的實驗組產蛋數量顯著減少。進一步的,研究者使果蠅受到訓練之後,將黃蜂移除並重新在容器右邊放入10隻果蠅持續24小時,發現雖然未與左邊已受到黃蜂恐懼的果蠅直接接觸,右邊的果蠅其產蛋數量亦有顯著減少,表明兩邊果蠅可能存在有某種社會信息的傳遞;同時,在其進行的另一組實驗當中,研究者事先將兩批果蠅放置於同一容器中培養一周,然後將部分果蠅進行黃蜂恐懼的制約訓練,再將另一部分果蠅放置於容器右邊1天時間,依據產蛋數量作為指標分析其信息交流指數,結果同樣表明兩邊果蠅有信息交流,且相較於被黃蜂恐懼之前沒有信息交流的組別,有過事先信息交流的果蠅產生了更少量的蛋,說明果蠅之前的信息交流可能不僅依賴於視覺通道,還可能包含嗅覺等多重通道進行交流。

最後,研究者將不同特定腦區進行神經功能性改造,並放置於同樣的容器中分析其社會學習的能力。結果表明,果蠅大腦當中的視神經葉(optic lobe)的第二層(L2)和第四層(L4)、蘑菇體(mushroom body)、觸角神經葉(antennal lobe)、側角(lateral horn)、扇形體(fan-shaped body)的第五區域(R5)以及橢球體(ellipsoid body)都與果蠅此社會學習進程有關,此信息交流可能包括嗅覺、視覺及動作線索等多個通道。


撰稿人:韓睿


原始論文:
Kacsoh, B. Z., Bozler, J., Hodge, S., & Bosco, G. (2019). Neural circuitry of dialects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in Drosophila. bioRxiv, 511857.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9/01/07/511857.abstrac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