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文獻引用

1980年兩位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Jane Porter Hershel Jick 在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一篇僅一段文字的簡短”致編輯信函”(letter to editor),指出使用鴉片類止痛藥的成癮機率極低。這篇文章並未提供任何嚴謹的方法描述以及統計分析,只說明在11,882個使用這類止痛藥的住院病人中,他們只發現四位先前沒有藥物成癮紀錄的病人對藥物上癮。

然而,這封信函之後被大量地引用為鴉片類止痛藥導致成癮的機率極低的證據。由David N. Juurlink帶領的加拿大的團隊分析這些引用文獻(608)後發現,多數的引用並未精確地描述這篇信函的內容,甚至沒有提到該信函提到的資料來自於住院病人。當年對鴉片類止痛藥的使用上保守的多,也不會讓病人將這類止痛藥帶回家使用。

這封1980年的信函甚至被某些文章描述為大規模的研究,經過一層一層的引用後,此信函漸漸地在文獻中被塑造成一篇證明鴉片類止痛藥成癮風險極低的經典”研究”,顯然許多引用該信函的研究人員根本沒有仔細閱讀過它。因此,鴉片類止痛藥使用的風險就在這樣”以訛傳訛”的情況下被嚴重淡化。Juurlink等人認為這種不精確的論文引用行為是造成現在北美洲鴉片類藥物濫用危機的原因之一。北美洲光一年就有數萬人死於藥物濫用。

其實這個案例只是冰山的一角。不適切的文獻引用早就成為現在科學論文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曾仔細追溯學術文獻的研究人員應該常會因為一些隨意與不精確的引用行為而感到氣餒甚至氣憤。常見的是A在某論點或方法上引用了B,可是B卻沒有提供充足的證據,甚至與該論證或方法無關。另一種常見的問題是所謂的間接引用,也就被引用的B並不是該論證或是方法的第一篇論文,而是引用了C,而C可能也不是源頭,而是又引用了D..。在最糟的情況下可能根本就找不到最原始的論文。因此,除了最近大家熱議的學術不端行為以外,我們也應該重視不適切的文獻引用行為,因為它可能會逐漸累積而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錯誤論點。鴉片類止痛藥的案例大家應該都深深引以為戒。


撰稿:羅中泉


原始文章:
A 1980 Letter on the Risk of Opioid Addiction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1700150?query=featured_home&

參考文章:

http://www.slate.com/articles/health_and_science/science/2017/06/how_bad_footnotes_helped_cause_the_opioid_crisis.html?wpsrc=sh_all_dt_fb_r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