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動作的順行或逆行信息提取方式對工作記憶之影響

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更加喜歡心裡默念書中的內容,因為這樣可能會讓我們的記憶更加牢固。小編就有這樣的經驗,國中時期的國文老師經常叫同學們起立讀課文,然而領讀的同學對課文的記憶效果遠不如台下的聽者。這樣的一個效應似乎可以用工作記憶的一些理論來解釋。工作記憶,指的是一種較短時間範圍的記憶形式,相當於大腦當中的“內存條”。一般來說,工作記憶的能量是及其有限的,而工作記憶的效果也會受到諸多影響。剛才提及的過程中,由於領讀的同學在領讀時佔用了過多的認知資源,理解課文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了。其實,不僅是信息提取過程中使用了何種方法提取,甚至提取的順序也會對工作記憶產生不同的影響。日前,Yang等人發表在《記憶&認知》(memory & cognition)當中的一篇研究性文章,便對連續動作的順行或逆行性的信息提取方式做了較為深入的行為研究。

在研究中,24位平均年齡為22.67的年輕受試者參與了實驗過程,實驗中,主試者要求受試者記住一系列動作(例如,旋轉綠色的橡皮擦),而為增加工作記憶強度,動作種類可能是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隨後,受試者被要求以語言或動作的行為複述之前要求記住的一系列動作,順序可能會被要求與之前動作順序相同,或相反。結果表明,在被要求使用語言對順行性信息的提取過程而言,受試者在逆向提取動作信息的表現明顯較好;而用行為對之前記憶的動作複述時,順序或逆序提取信息的表現則未有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表明,逆序提取過程一定程度上會讓受試者易於尋找記憶線索從而進行提取,也即是認知心理學當中提到的“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同時也說明,在本實驗中,使用語言提取信息的過程本身較用行為提取難度要大,這可能是由於記憶的信息本身就是動作的緣故,當然也可能是與使用語言進行信息提取,本身也會佔用一定的工作記憶的認知資源有關。



撰文:韓睿



原始論文:
Yang, T. X., Jia, L. X., Zheng, Q., Allen, R. J., & Ye, Z. (2018). Forward and backward recall of serial actions: Exploring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working memory for instruction. Memory & cognition, 1-1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