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表演的音樂能比錄製音樂引起更大的情緒反應

大腦會對音樂產生強大的情緒反應,音樂之於腦的情感產生一直被受研究,不過一直以來研究此種聽覺情緒的神經模型,所使用的都是錄製好的音樂,但相對於現場的音樂表演,預錄的音樂不具有動態性以及可適應性(ps:此篇論文中所指的預錄音樂(prerecorded)不僅僅代表非現場表演的母帶音樂,也包括錄製的現場表演),起因於人會對特定(熟悉)的音樂型態更有反應,而對於現場音樂而言,每個個體所體驗到的大腦情感表現更加一致,也更加有適應性,因此此篇論文中,顯示實時的音樂輸入會對大腦產生更好的情感反應。

杏仁核被視為處理音樂情感的中樞,會對和諧與不和諧的聲音做出反應,產生正向或負向的情緒,他除了是聽覺系統與其他邊緣系統、前額葉的聯絡中樞,杏仁核自身不同區域也負責不一樣的功能,如表層的亞核通常負責不愉悅的音樂,而側邊底層則會負責愉悅的音樂。不過雖然杏仁核是重要的處理中樞,不過其實它也只占了音樂情緒的50%,其餘的則由其他邊緣系統與腦區負責。

此篇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在受試者聽音樂時做核磁共振(fMRI),並且主要觀察左側杏仁核的活躍程度,由兩位鋼琴家分別彈奏12段愉悅與不愉悅的音樂進行實驗,這些音樂也會再錄製一次作為對照組(這邊的愉快指的是音樂的感受,快樂、悲傷等的音樂)。這些受試者不具有深度的音樂教育,因此可以確保受試者對特定的音樂技巧與知識沒有特殊的大腦反應,實驗設置如圖一所示。實驗結果如圖二,顏色對應到的是現場音樂之於預錄音樂的z-value,簡單可以理解為兩者的差距,顏色越深則活躍程度差越大,很明顯可以看到特別是在左側的杏仁核有明顯的活動差距,其他像海馬迴等等腦區現場音樂也有明顯的活動,因此可以推論現場音樂能有更好的活化大腦反應。此篇論文中還有提供許多比較,包括對音樂的聲學特徵分析與愉快及不愉快的比較,這邊就不多贅述,詳細內容參見此篇論文;結論是現場音樂不管任何音樂形式都會引起較活躍的大腦反應,也有更好的適應與情緒反應,這起因於現場演奏的音樂更加複雜(即時演奏並不是那麼完美),也會有更好、更自然的情緒細節,這是人類大腦所能區分與辨識的。
圖一

圖二

音樂是人類社會中重要的一環,能帶給我們強大的情感,儘管現今錄音技術已經能大程度的將聲音保存下來,不過事實上,我們的大腦還是分得清楚現場音樂以及錄製的音樂的差別;其實不難想像,在錄製音樂的過程中,會把音樂訊號轉成數位訊號,在這過程中一定會對聲音進行壓縮與折損,而另一方面,現場的音樂除了基本的音樂要素外(頻率和振幅),還有空間與方向感,與演奏者的演出技巧與情感表達,這些都是科技無法比擬出來的。


撰文:賴冠穎


參考文獻:Trost, W., Trevor, C., Fernandez, N., Steiner, F., & Frühholz, S. (2024). Live music stimulates the affective brain and emotionally entrains listeners in real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10), e23163061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