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葉神經影像分割_輔助顳葉性癲癇手術治療
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神經相關性疾病,顳葉性癲癇(TLE, Temporal Lobe Epilepsies),相較於一般癲癇,顳葉性癲癇的病症不會有肢體痙攣現象 ,因為其異常放電的腦細胞位於顳葉,此區掌管語言、情緒、聽覺、長期記憶的形成 (海馬迴),所以患者會有幻覺、恐懼感、胡言亂語、多寫症等症狀。其治療方法包含藥物治療、手術切除異常放電之腦區。若要準確的切除異常放電腦區,確認顳葉結構分區 (包含:海馬迴、杏仁核、內嗅皮質)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南加州大學Hosung Kim研究團隊,改良腦區分割的演算法,讓顳葉神經影像分割準確率明顯上升。其方法分別有以下幾步驟 :
1.利用顳葉性癲癇患者的大腦核磁共振攝影圖(MRI),交由轉業醫師手動劃分顳葉結構分區。
2.利用電腦運算,比對135位患者與40位正常人的腦區,建立許多顳葉結構分區的模板庫。
3.測試未鑑定MRI圖,挑選出最適合的模板庫,在將模板庫各結構的表面扭曲變形成 MRI圖的實際分區。
4.權重加成,做細部腦區分割的微調。
此演算法可以自動的將未鑑定MRI圖分割,海馬迴與杏仁核分割的準確率 (與醫師判斷的分區做比較)高達88% ,有助於手術前的腦區鑑定,未來也會利用深度學習來增進演算法的效率。
撰稿人:李堅百
原始論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