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蟲如何學習?

        有毛小孩的朋友,肯定認同建立毛小孩的規則的重要性。多數人通常與毛小孩有許多默契,諸如:敲碗代表吃飯,喝斥代表禁止等等。這些規則不只讓主人們方便控制局面,對毛小孩而言,確定的因果關係也能帶給牠們安全感,只是我們是否曾深想過,學習並記得兩個事件間的關聯性,到底是怎麼辦到的?這個問題的解答關鍵,在於理解神經系統的學習機制,然而脊椎動物太過複雜,為了確立機制,仍要回到較小型的神經系統─線蟲。

        線蟲的行為表現,可分為蠕行與迴旋兩種,兩種動作的組合,即能產生趨向分子來源或趨離分子來源兩種結果。一種廣為使用的關聯性條件:饑餓,科學家讓線蟲待在沒有食物的稀食鹽水中10~15分鐘,再置於培養皿中進行觀察。當科學家滴入食鹽水後,發現相較於不進行關聯性刺激的線蟲,接受過關聯性刺激的線蟲,會產生趨離食鹽水滴落處的行為。結果顯示線蟲記得食鹽水與缺乏食物之間的關係,並且持續數十分鐘。

        線蟲內感知食鹽水濃度變化的是一對神經細胞:ASELASERASER對濃度下降有反應,ASEL則對濃度上升有反應。科學家發現,ASER在鹽類趨性學習行為(Salt chemotaxis learning)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相較於沒有受過關聯性刺激的線蟲,受過關聯性刺激的線蟲,其ASER會對食鹽濃度下降有較大的反應,而且ASER的突觸(Synapse)釋放傳導物質的量也會減少,進而降低對下游神經細胞的刺激強度。科學家再進一步確認下游神經細胞的反應,其中與產生迴旋動作的機率有關的神經細胞:AIB,有戲劇性的差異。追蹤結果顯示,在沒有關聯性刺激的情況下,當環境分子濃度下降(代表線蟲離開食鹽水滴落處)ASER的活性上升,此時AIB的活性也會上升。在關聯性刺激的情況下,ASER的活性明顯增加許多,但是AIB的活性卻保持不變,甚至下降,這會導致線蟲迴旋的機率下降,進而不斷蠕行,趨離分子來源。

        研究結果顯示,線蟲並不需要更複雜的激素系統,就能夠產生學習行為,並且只依賴單一神經細胞的反應,是個十分精巧且高效的機制。

-

撰文者:蔡昇益

-

原始論文:
Shigekazu Oda ..et al  “Neuronal plasticity regulated by the insulin-like signaling pathway underlies salt chemotaxis learning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11 Vol. 106 no. 1, 301-308



http://jn.physiology.org/content/106/1/301#ref-3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