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適應性背後的基本網路結構

我們都曾有進入陰暗房間中,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清楚環境的經驗,也都知道是藉由調節瞳孔的縮放來達成對光線的適應。其實「適應性」在生物中還有很多例子,源自各自不同的機制,可能是特定的神經迴路,也可能是蛋白質之間的交互作用。這些生理現象看似截然不同,卻同樣能達到「適應」的功能,他們之間是否有什麼相似之處?五光十色的生物世界,是否也能歸納分析出一套共同遵循的規則?

透過電腦模擬及數學證明,這篇研究指出俱有適應性的系統必須包含特定的網路結構:在一個由三個節點構成的網路中,具有「負回饋迴路加上緩衝節點(Negative Feedback Loop with a Buffer Node, NFBLN)」或「不同調的前饋迴路(Incoherent Feedforward Loop with a Proportioner Node, IFFLP)」。

研究者首先窮舉了三個節點可能構成的一萬六千多種網路,對每個網路做一萬組的參數採樣,並選擇一定比例以上的參數組合能產生適應功能的網路來分析。這些具有適應性的網路都符合以上兩個規則之一。接著他們證明:由於每個節點在每個時刻的變化是由三個節點(包括自己)的輸入決定,因此可由類似座標轉換中的Jacobian Matrix來表示,而這個矩陣的行列式須有幾個特性,此網路才會有適應性;而NFBLN與IFFLP的網路,正是達成這幾個特性的先決條見。

-

撰文者:李宛儒

-

原始論文:
W. Ma, et al. “Defining Network Topologies that Can Achieve Biochemical Adaptation.” Cell (200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