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中的電影導演-記憶事件的編輯
我們在回憶的時候,時常會有遺忘特定事件前因後果的狀況產生,而正是因為大腦不是像攝影機一樣逐幀記錄後直接存進大腦,而是會經過「剪輯」後才會錄進大腦,像一部部錄影帶一樣。
此篇文章的作者在對老鼠大腦的研究中發現(圖),在大腦的一個區域-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 (LEC),也就是外嗅皮層外側區中,神經活動會隨著時間慢慢發生變化,就像一條持續流動的河流般不停變動,他們稱這個現象為「漂移」。這種漂移現象不需要外界的刺激來觸發,即使在睡眠中及做夢時(REM 睡眠),該現象也會自然發生,是大腦與生俱來的功能。
這個持續的變動會在場景跟事件切換後產生轉變,大腦會把當時發生經驗切割成獨立的「章節」,並且不同的神經元群體會對不同的切換做出反應,這就像是替事件加上時間標籤,讓大腦能將事件跟時間聯繫起來,更能準確地回憶特定事件。研究還額外發現,LEC 的神經活動不只是在單一時間尺度上運作,而是能同時記錄不同時間長度下的事件,例如幾秒鐘、數分鐘的經驗。這就好像在編輯一部電影時,LEC 能同時標記分鏡頭的切換和整個場景的轉換,幫助我們在回憶時重建一個完整的故事。
LEC 不僅能追蹤時間的流動,還能把經驗切割成一段段有意義的事件,形成有時間感的記憶。LEC的角色就像是電影導演,為每個記錄下的事件標上它應該配對的時間,再進行編輯後做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存進大腦,這讓人類不僅能記得事情本身,還能記得事情發生的順序與時機。因此我們能擁有清晰的情節記憶,而這項機制也提供了新的線索,幫助科學家理解大腦如何把日常生活轉換成可回憶的故事。
撰文:陳意融
Reference: Kanter, B. R., Lykken, C. M., Polti, I., Moser, M. B., & Moser, E. I. (2025). Event structure sculpts neural population dynamics in the 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 Science, 388(6754), eadr092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