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會分「東西」和「漿糊」?一探究竟腦中的物理引擎!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拿起一個馬克杯,或是看著咖啡倒進杯子裡,你的大腦到底在忙些什麼?我們每天跟這世界互動,從絲巾、鋼刀,到瓷盤、紙飛機,還有烤好的咖啡豆和黏稠的蜂蜜,無奇不有! 但你知道嗎,這些五花八門的物質,在我們大腦的物理世界裡,可能被粗略地分成兩大類:「東西」和「漿糊」
「東西」是什麼?像是你的馬克杯、書本、香蕉、石頭,它們通常是固體,移動時保持形狀,或是只會輕微變形。
「漿糊」呢?它指的是液體(水、洗髮精)或顆粒狀物質(沙子、雪),這些東西沒辦法保持固定形狀,會不斷變形、流動,甚至可以分成好幾塊不相連的小份。
以前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大腦怎麼處理那些「硬梆梆的固定形狀物體」。我們知道,大腦中有個區域叫做「外側枕葉複合體(LOC)」,它可是處理三維形狀的專家。另外,還有個神秘的「前頂葉物理網絡(FPN)」,被認為是我們大腦裡的「物理引擎」,專門幫我們判斷物體的物理特性,像是重量或積木塔的穩定性。
但問題來了,當我們面對那些沒有固定形狀的「漿糊」時,大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大腦只會處理「東西」,遇到「漿糊」就當機嗎?嘿嘿,一篇最新的研究,要來徹底顛覆你的想像!
--------------------------------------------------------------------------------
讓大腦「看」影片:實驗怎麼玩?
為了揭開大腦對「東西」和「漿糊」的處理秘密,研究人員找來了一群志願者,讓他們躺進了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掃描儀裡,觀看一系列精心製作的逼真模擬影片。這些影片可不是隨便拍的,它們包含了四種不同「材質」的物理互動:
- 剛性「東西」:就是那些硬梆梆、不會變形的物體。
- 非剛性「東西」:會變形,但仍保有物體特性,例如橡膠球。
- 液體「漿糊」:水、蜂蜜那類。
- 顆粒狀「漿糊」:沙子、雪花之類。
研究團隊設計了兩種實驗(圖一):
- 實驗一:受試者自由觀看動態影片,同時有一個「亂七八糟」的對照組(影片被打亂成像素方塊)。
- 實驗二:受試者必須盯著螢幕中心點,觀看動態影片或靜態快照,確保眼球活動不會影響結果。
在看影片的同時,受試者還得做一個不相關的「顏色變化偵測」任務,這樣才能確保大腦的反應是自發的,而不是因為任務要求。
![]() |
圖一 |
--------------------------------------------------------------------------------
結果發現,你的大腦果然比你想像的還要「包容」!
- LOC:形狀變來變去,我也能搞懂! 以前,LOC 主要被認為是處理剛性物體的3D形狀。但這次研究發現,LOC 不只會處理「東西」的固定形狀,對「非剛性物體」會變化的形狀,甚至是「漿糊」這種沒有固定形狀的流動物質,它都能產生反應! 就像是個超級形狀偵測器,只要有形狀在變動,它就開始「興奮」! 更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 LOC 內部居然有「功能分區」:一個上側區域更偏愛處理「東西」,而另一個下側區域則對「漿糊」情有獨鍾!
- FPN:你的物理引擎,全能型選手! 我們大腦的「物理引擎」FPN 也表現出了驚人的「適應力」!它不僅處理剛性物體的物理互動,對所有類型的物質——無論是剛性的、非剛性的,還是液體或顆粒狀的,都會參與處理。這簡直是證明了 FPN 真的是一個「通用型物理引擎」啊! 不過,FPN 還是有點「偏心」,它對「東西」的反應普遍比對「漿糊」的反應更強烈一些。而且,就像 LOC 一樣,FPN 內部也發現了「功能分區」:雖然它整體偏好「東西」,但旁邊竟也藏著一個專門處理「漿糊」的小區域!
那麼,這代表什麼呢?兩種不同的「心智演算法」!就像電腦遊戲裡,模擬固體物體和流體流動需要完全不同的物理引擎一樣,我們的大腦也可能採用了類似的「分工合作」模式(圖二)。
- 還有其他區域嗎? 研究還發現,大腦的腹內側皮層(之前被認為跟視覺紋理和場景處理有關)也有一個區域對「漿糊」表現出偏好。這可能跟「顆粒狀物質」天生就帶有明顯的「紋理」有關,而液體在流動時也會呈現出獨特的「紋理狀」光影。
--------------------------------------------------------------------------------
![]() |
圖二 |
大腦,真的比你想像的更忙碌!
這項研究簡直是太酷了,它證明了我們的大腦在視覺感知時,不只區分物體的形狀,還能根據其物理特性(是「東西」還是「漿糊」)啟動不同的處理機制。下次當你倒水、玩沙子,或是只是看著一塊石頭靜靜躺在那裡時,請記住:你的大腦正忙著進行一場精彩的「東西 vs. 漿糊」大戰,而且是高效的分區作戰!
這不僅讓我們對大腦如何感知這個多變的物理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為未來的研究開啟了新的大門。例如,這些專門處理「漿糊」的區域,到底是在分析它的黏稠度、流動性,還是凝聚力呢?這些腦區的發現,會不會也跟我們語言中區分「可數名詞」(像「書」)和「不可數名詞」(像「水」)有關呢?
這些有趣的問題,都還有待未來的科學家們繼續努力探索呢!看來,你的大腦,果然比你想像的還要忙碌,也還要聰明得多!
使用 NotebookLM 輔助
撰稿人:周品汝
Reference:
1. Paulun, Vivian C., et al. "Dissociable cortical regions represent things and stuff in the human brain." Current Biology (2025).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