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的腦波-睡眠紡錘

人的睡眠可分為快速動眼期以及非快速動眼期,而在非快速動眼期的這個階段中,大腦會產生一種大約10-16赫茲的短暫波形,稱為睡眠紡錘(Sleep spindle )。

睡眠紡錘最先因為字詞配對聯想的測驗而被認為跟記憶固化的過程相關,而後實驗認為,此睡眠紡錘特別與視覺可描述的記憶、動作程序記憶等的記憶固化有關。

有個記憶固化的動態系統假設:當人類學習新知識後,會先將記憶送到海馬迴短暫儲存,而後在睡夢中,這個記憶會在海馬迴跟新皮質之間傳遞,再度被送回大腦新皮質,進而形成長期記憶,抑或被忘記(此動態系統特指依賴海馬迴的陳述式記憶)。

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認為睡眠紡錘在這個動態系統中扮演一個類似警衛的角色,先前一個實驗,在受測者睡眠時給予噪音,結果顯示當睡眠紡錘作用的時候,會使得噪音對受測者的干擾大大減弱。因此,睡眠紡錘被認為可保護記憶在腦袋中形成的時候,減少受到外界干擾,而這很有可能是睡眠紡錘與記憶固化有關的原因。


撰稿人:魏孜旻


參考文獻:Marshall, L., Cross, N., Binder, S., & Dang-Vu, T. T. (2020). Brain rhythms during sleep and memory consolidation: neurobiological insights. Physiology, 35(1), 4-15.
https://journals.physiology.org/doi/abs/10.1152/physiol.00004.201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