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蠅腦中羅盤的動態系統

昆蟲歸巢、候鳥遷徙,許多動物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向感(最沒方向感的是…麋鹿XD?),彷彿內建了GPS在腦中一般。數十年來已經有非常多研究顯示,生物可能根據日月、偏振光(polarized light)、磁場等等因素,來進行導航,但大腦如何處理這些資訊卻仍沒有明確答案。
2015年的一篇論文(1),研究團隊在果蠅腦中發現一個腦區ellipsoid body(EB),形狀像個甜甜圈,功能就如一個羅盤一樣,360度的區域中會有一塊特別有活性,稱之為activity bump,這可以讓果蠅知道自己的朝向,簡單來說,當外在地標物水平移動,腦中的活性也會隨之轉動,身處黑暗之下,則能記得地標物消失的位置,甚至自己的身體旋轉,也能隨時更新地標物究竟在何處。

這樣的頭向系統(head-direction system),過去在老鼠腦中也有發現類似的細胞存在,因此有許多理論被提出,希望能解釋此現象。其中環形吸引子網路(ring attractor networks)的一些特性,如(i)唯一性(只辨認單一方向)、(ii)延續性(外在刺激消失,像在黑暗中,依舊能保持活性)、(iii)可更新性(生物轉向,活性的位置也隨之而變),這些能符合頭向系統之需求,因此受到許多研究團隊的支持。只是最終還是得明白,究竟生物是否使用了這個環形吸引子網路。今天介紹的這篇論文,於2017年發表在Science期刊,透過光學遺傳學(optogenetics)的方法,直接操縱果蠅腦中EB腦區神經元活性,實驗結果支持了環形吸引子的存在和基本架構。

實驗方法是,將果蠅以針尖懸吊於半空中,讓果蠅看虛擬螢幕的地標物(或全黑暗),來觀察EB活性變化。研究團隊先發現了一項特性,當地標物消失於A並立刻出現在B,根據刺激強度、A與B之間的角度差距,activity bump可能是連續地滑過去(flow)或是跳過去(jump)。研究團隊主要根據兩種環形吸引子模型(Fig. 1),這兩種模型差別在於神經元互相刺激、抑制的方式和強度不同(紅色線為興奮性刺激、藍色線為抑制性,粗細代表強度),首先進行了電腦模擬,找出從flow到jump發生的轉換點,結果顯示當刺激的寬度是π/8(圖中紅點)時,在AB間角度從60至150,local model輸入強度較為固定,反之global model會逐漸上升,且數值比local model來得大。再來,研究團隊實際透過實驗,以光學遺傳法直接刺激EB(簡而言之,他們可以自由決定讓EB上某個區域產生活性),並選擇了AB間角度90、135、180,最終的實驗結果偏向支持local model。


果蠅腦中的神經元正逐步一條一條的現形,至今(2019)也有一些根據神經元連結的模型被提出,只是都還未能詳細解釋果蠅的各種行為。除此之外,仿生學也會參考動物的導航方式來建立機器人,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https://neuroinfo-cclolab.blogspot.com/2019/02/antbot.html


撰稿:黃宣霈 H.P. Huang


原始論文:
S. S.Kim, H.Rouault, S.Druckmann, V.Jayaraman, Ring attractor dynamics in the Drosophila central brain. Science (80-. ). 356, 849–853 (2017).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40/849
參考論文:
1. J. D.Seelig, V.Jayaraman, Neural dynamics for landmark orientation and angular path integration. Nature. 521, 186–191 (201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