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在哪個腦區學習視覺分類?


「分類」這個功能在我們大腦裡需要經過「感知」以及「語意」(Semantic)。學會分類無疑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們得透過既有知識去推斷新事物的分類,對其作出反應。在Nature Neuroscience這篇 “Mouse visual cortex areas represent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learned visual categories”中,Pieter Goltstein 與 Sandra Reinert 等人的研究團隊想知道究竟是腦中的哪個部位,能協助完成這個困難的任務呢?

因此他們觀察小鼠,給予不同波長、方向的條紋作為刺激,並給予獎勵機制讓他們學習(圖a)。圖b為多隻小鼠的學習曲線,以及訓練類別的示意圖。從階段 I 開始訓練,答對就往後面的階段前進。通過訓練的小鼠對於離類別邊界近(IV~VI)或遠(I~III)的答對率是差不多的,且在階段V、VI時,首次引入新刺激的測驗結果和最後一次訓練的測驗結果差不多。換而言之,小鼠透過先前的訓練,記住了分類策略,形成了語義記憶。
圖a、圖b

圖c

該研究接著改由固定小鼠,並移動刺激方位做測試。(圖c)結果發現若移動刺激位置,也會影響到分類結果。這證明了視覺皮層中的神經元也參與了類別學習的任務。論文中再經由其他方法測試,發現 POR 在學習後尺寸增加,且偏向於語義信息,而非感知信息。因此,這證明了語義信息在小鼠視覺系統的腹流中很早就出現了。


撰文:吳芯瑀


Reference
1. 原始論文:Goltstein, Pieter M., et al. "Mouse visual cortex areas represent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learned visual categories." Nature neuroscience (2021): 1-11.

留言